發佈日期: 分類 標籤

阿梅日記第三天,妄想德國遊

後面是朋友阿苗,我們家都愛吃朋友

前晚和思妤和貓兔聊到,如果疫情沒有發生,此時我們很有可能已身在歐洲,準備參加貓兔在倫敦的畢業典禮了(結果她自己也沒參加到)。隔天,思妤貼出了台北的藍天,「如果當天出發的話,會從窗外看到這樣的景色」。當晚我們就在共同設立的社團中,貼上各自假想會在旅途中攜帶的零食點心照片,分享彼此背包中的珍藏物。

還決定了要一起妄想,隔天即將去到德國轉換交通工具,所以要在旅程中各自找些當地風味的食物來吃。所以整個下午東奔西跑,在家附近的不同超市找出任何可能帶點德國影子的食材。

我在マルエツ購入了生菜與番茄,在 Ozeki 找到了亨氏芥末、酸黃瓜與德式酸菜絲(看來是間對西方人較友善的地方),在 Aeon 的小超市買了已調理好真空冷藏的日式豚足和輕井澤檸檬香腸(明顯是走投無路下的選擇)。回家之後,因為豬腳已經沒有成為德國仔的希望了,索性將醬油砂糖味醂蔥薑蒜加好加滿,下鍋輕滷成台式口味。

盛好盤,變成這麼一組不倫不類的日台歐料理。不過我覺得好好吃,嗜甜的玉米也說喜歡,雖然裝了滿滿一盤,掃光後的飽足感剛剛好。

已經沒泡沫了的日啤、日本香腸、台式滷豬腳、德國的酸菜們與芥末、薯球、生菜與麵包

更喜歡的是這一天下午穿梭各超市的時光,在日常的煮食 routine 之外,在思考菜單時,有個明確新奇的主題可以聚焦採買,讓人玩心大起,奔波備料也不覺得累了。

現在看到這豬腳還是好想再吃一隻

今天天氣陰,阿梅們的體積開始越縮越小,冰糖也融得越來越快了。底部的阿梅已經半浸泡在糖水之中,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發佈日期: 分類 標籤

阿梅日記第二天

今日的元氣阿梅

今天東京仍然是大晴天,這是釀後第二天的阿梅,精神很好。每日的例行任務是搖動罐子,上層的梅子仍能有活力地敲擊瓶身,下方的梅子則漸漸與稠稠的冰糖黏在一起,潑在玻璃罐壁的糖滴緩緩流下,我盯著阿梅們整整三分鐘,覺得很療癒。

今早玉米說,會不會你做阿梅日記,結果他們哪天突然長蟲或失敗了,這系列就會有尷尬的收場。

沒關係,那樣的話,也很好笑。

發佈日期: 分類 標籤

阿梅日記第一天,及自產自吃的台灣價值

今天的阿梅

一早收到來自台中的包裹,是上週下訂的柴魚麵線包。整整五公斤四十碗的量,雖然抱著和台灣朋友見面時可以分送的想法,但默默覺得麵線控如我,獨力解決應該也是沒有問題的。與戶長商量後,決定訂足使運費最划算的量。

從剛來的第一天起,就不斷思念著各種台灣食物,又以各種紅麵線為嚷嚷頻率最高的一項,如今總算是如願以償。

五公斤的麵線!

中午立刻開煮。佈滿柴魚碎與油蔥醬的勾芡湯底搭配老醋的香氣,完整複製熟悉的台灣口味,很佩服能夠將這麼完整的味覺體驗留在真空包裡的功夫,還有不顧麻煩願意寄送國外的店家。到陽台抓點香菜(可能是很多人的不共戴天),幻想著,或許或許下次還可以做些肉羹、滷點大腸放進去…

午餐的麵線,配個蘿蔔絲煎餅

陽台上目前除了小株香菜以外還有新養的羅勒,硬要當成九層塔用在晚餐的三杯雞裡。因為捨不得大手筆使用,我小家子氣地只摘了一點,炒過之後葉子還縮得小小的,想當然耳沒有九層塔那麼台的香氣。不過,這就是自產自吃的,我微小台灣價值的展現!

三杯雞

今天的太陽與昨天一樣耀眼,是洗衣曬衣的好天氣。阿梅也在陰暗的角落,為了變得美味而努力著。冰糖慢慢融化,瓶底已經開始有液體流動,瓶身也出現了點點水滴狀的糖。下午的工作中重新被提醒到,如果能讓每天的生活中都有些來自自己的產出,而不是單方面地接收資訊,應該會讓日常更加活絡吧。所以我來寫日記了。明天也要繼續加油喔。

發佈日期: 分類 標籤

梅雨季的阿梅日記(第零天)

阿梅的第零天

最近關東進入了梅雨期,整個週末雨間間斷斷地下。我們關在家中哪兒也沒去,經過前陣子的自肅,長時間在家已經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三餐也都是使用早已備好的食材,安穩舒服地度過。

到了週一突然天氣大好,振作起來收拾家裡準備去買菜。就在出門前,每週固定送來的食材箱正好抵達,一個月前預定的梅釀初學組合也翩然來到。在梅雨季前期,使用青梅來做點可保存的飲料,是日本許多家庭會做的「梅仕事」,我所訂購的組合是由梅子本人、冰糖,以及容量恰好的保存罐構成的套組,當時另有數量限定的燒酌組合沒有搶到,想著做些梅釀套氣泡水喝,應該會更適合夏天。梅酒就留著作為未來進階的挑戰吧。

主婦一買完菜回家就興奮地著手於釀梅大業,組合所附的說明書上有完整清楚的步驟提示:首先將罐子洗淨,用沸水燙過消毒後自然風乾;接著用流動的水仔細清洗梅子、擦乾,再把蒂頭用竹籤輕輕剔去。再將處理好的梅子與冰糖交互放入瓶中,密封後放置在陰涼處,就完成了!

其中見到有顆受傷的梅子,洗完我就直接吃了,才吃了一口臉就皺在一起,超-級-酸----希望之後你們跟冰糖在一起之後會變得很厲害。

一直以來很嚮往與季節一同呼吸生活的文化,在這麼艱難的時刻,用養兩朵紫陽花、一盆薰衣草,以及初識的梅仕事來做為入門,帶著好奇的眼光,練習在他鄉的正念與接納生活。

發佈日期: 分類 標籤

移居前日記 #3 很黃很暴力

12/09 和姑姑在一起就有很多好玩的事可以做。

好久不見姑姑,在這趟出發前知道她也會在差不多的時間到東京,就也約了見面。早上我們在東大赤門前見面,打聲招呼之後姑爹就去開會了,今天會和姑姑在一起一整天。第一次來到這裡,正好是景色最美的時節,東大的銀杏正黃正暴力。(一年後追記:因為疫情的關係,2020 年的秋天東大已經完全不開放非校園相關人士進入了)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路邊遇到的超扯🍁紅葉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幸好姑姑愛拍照,開心可以被動擁有一些個人照(天兒,我的鞋子真好看)

在這拍照消磨了不少時間,接著前往校內的咖啡廳「厨菓子くろぎ」,位於本鄉校區裡,隈研吾設計的建築內。

Image for post
我們各點了一套和菓子セット,店內看其他人都點挫冰(認真嗎這個氣溫?)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接著姑姑說想到歌舞伎座看看,我們就搭著丸ノ内線來到銀座。

今天下午的劇碼是阿古屋,剛巧是由大師坂東玉三郎主演,之前在網路上看過他的鷺娘藤娘印象深刻,是目前女形代表人物,年屆七十仍能生動演出少女的嬌俏姿態,是進入國寶殿堂的厲害人物。

於是屁顛屁顛地跟著姑姑買了一幕見席的票入場。現場的演出實在是太棒了,或許是在更能專心的狀態下,帶著感情細細品味,和在所有間接的媒體上欣賞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數十年的淬煉都表現在細緻的演出中,強烈感受到什麼是精準與累積。這一幕劇中,除了欣賞主角的動作舞俑以外,還有三種樂器的現場演奏,站一個多小時也超級甘願的。日幣只要一千五百元實在是太超值了,以後一定要記得帶望遠鏡進場!

坂東阿伯的身段真的好美好艷麗,一邊看戲的時候,都忍不住一起核心出力控制頸子和肩膀的弧度⋯⋯

出來之後有整個人煥然一新之感,一部分可能也是手機關機帶來的全神貫注,是很舒服很豐富的體驗,感謝姑姑帶我來玩~她明天還要帶朋友來看白雪姬,超拼的。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今天正好是坂東阿古屋,實在是太太太幸運了
Image for post

接著我們去吃了好好吃的麵包店(詞窮),前往御茶ノ水站幫堂弟找 bass 弦和導線之後分別。前往公司接玉米的路上走走停停,順道去 niko and… 看看家具(玉米表示,and 後面沒有加名詞,Sheldon 會瘋掉吧)、晚餐吃了公司對面莫名重口味的中華料理。

這一天的感官體驗實在是太豐富了,幸福感充滿(合十)。明天要好好在家收拾行李和處理文件。Q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