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分類

愛沙尼亞黑鸛家

追這窩愛沙尼亞的黑鸛卡爾家來到第六年了,中間經歷了共四位鳥爸媽的世代交替。不順遂的年份也有,並好幾次看著幼鳥身上的發射器信號在地圖某個點上停住,接著消失。代表著這些初次遷徙的青少年鳥在旅途中不幸喪命,且比例是大宗。每當在論壇中看到,都要用彆腳的英文和大家一起集體哀悼,心裡的難受不亞於聽聞任何一位名人的死亡。

每年育雛季我都會來看看,目睹著越加艱難的鳥生:伴侶是否能平安抵達的不安,河裡的魚越來越少,炎熱的日子越來越多。父母的體態從春天剛歸巢時的豐厚飽滿,在餵養期末因奔波成為薄薄一張紙片鳥。

今年的黑鸛卡爾家的組成相當特別,有爸媽、三隻親生鳥寶,和一隻寄養的鳥寶 Bonus。Bonus 來自同在愛沙尼亞的另一窩被觀測的黑鸛家庭,雛鳥時代共還有其他五位兄弟姐妹,一窩六隻的成果打破了多年來的紀錄。誰知某次父親出門後再也沒有回家,在沒有腳環與發信器的情況下,無法得知是死亡或是放棄育雛。

而孩子當時太小,即使母親非常努力,她仍然無法同時擔任覓食和保溫的角色,在直撥的畫面裡,雛鳥在巢中一隻隻死去,最後被研究中心給救援下來的只剩三隻。

研究人員佈置了人工巢,放了個擬真的假媽媽在巢邊,但最終仍決定至少要讓一隻鳥兒回到真實的餵養環境中,所以在某個時機點下,趁卡爾家父母離巢時,安排了寄養行動。

所幸鳥爸媽沒有任何差別待遇,一同把四個孩子拉拔長大了,經過一個多月,就在上週,每一位鳥寶都完成了他們的首航,準備多加練習迎接夏季末的遷徙。

現在點回實況,偶爾看到全空的巢,那就是真實的失落感,但又忍不住幫他們加油打氣。

「介入鳥類生活」的舉動讓今年的觀測與往年有相當大的不同,除了救援行動之外,研究團隊也對多一口後食物可能的不足,而採用加設餵食池的方法因應。過去也不是沒有過整窩的雛鳥在鏡頭前因營養不良慢慢死去,親鳥殺死病弱個體、雛鳥被猛禽叼走的畫面也見過幾次,但研究人員從來只觀測不插手。

要不是環境的變化過於劇烈(那變化不也是因為人類插的手嗎),研究者大概是最不想干擾生態的人。每次想到,都深深覺得身而為人我很抱歉。

此時此刻鳥兒已經能夠自主練習飛翔與覓食,鳥媽媽 Kaia 已經先行啟程向南飛。
希望孩子們今年的遷徙能夠順利。
所有沒有進入人類視野中的鳥兒家庭也都順利。

卡爾黑鸛一家
Bonus 的寄養行動
發佈日期: 分類

今天學妹睡外面

學妹是去年秋天,我們在當時住處樓下撿到的倉鼠。撿到時,鼠朋友還幫忙看了面相,表示此物大約還是隻青少年鼠。要擁有多麽嚮往自由的天性,才會在這年紀早早衝出層層障礙離開家門(雖然隨即被我們捕獲收編)。可能也是這緣故,比起其他在社團中被曬出和主人貼貼的鼠寶,學妹似乎相當警戒,從不讓我們看到寢相,也從不安定地待在人類手上。出門即逃亡,不出門也像隨時都在規劃倉鼠少女逃亡路線。

前陣子把要淘汰的水壺放進鼠屋裡面想給學妹做挖掘箱,這原本是個泡冰麥茶用的罐子。放了幾天,也就只有藏點心在裡頭的時候,學妹會意思意思去鑽一下,像 PACMAN 一樣收集完全部點心後就立刻扭頭回家。

今天剛起床的時候發現水壺門口堆滿木屑,才正在想這件事有夠不符合物理現象。往旁一看,就看到一隻鼠在角落已睡到(字詞意思上的)翻。觀察幾秒,確定還有呼吸之後,才能安心地讓自己被這一幕給融化。

因為實在太擔心鼠在裡面只是忘記出來,趕快動手換水換飯,用奴的日常問候來假裝不經意地叫醒她,結果就目睹了眼睛緊閉,只靠鼻子聞就能定位的潛水姿勢。平常對書本上說的某動物的視覺嗅覺是人類的若干倍時,不可能比親眼看到這些行為有感覺。

鼠吃完早餐,倉了她的食物,想說學妹大概就這樣回到老家睡。沒想到做個家事回來就又發現學妹不知何時鑽回原位,呈一不知名點心狀。

如此這般,現在已經是下午了,她還睡在這。我在手機上不斷搜尋倉鼠這樣會不會窒息的資料,一邊想說,啊鼠類,身為逃亡者和獵物,你應該很能為自己打算,不會這麼容易就死去的吧。遂安心。

在桌前寫到這,一念至,又轉頭瞄鼠屋,只見一閉眼茸物伸長著正慢慢往出口移動(好像在描述海參),脫出時一隻眼睜一隻眼閉望著我,一臉睡呆了的樣子,接著扁扁地拖著屁股進了木屋(我還以為妳是要出來上廁所的!)

過去有朋友說想來家裡看學妹,都得特別提醒對方白天是鼠休息的時候,晚上才會開始進行諸如跑輪或逃亡或拆家一類的行動。來時賞不賞臉得看小姐心情,不一定見得到真身的。但如果她願意一直在這裡睡覺,也是千姿百態,那麽以後就連白天也能收動物園門票了。

發佈日期: 分類

35

大學時我偷偷讀著同學 S 為自己寫下的二十歲紀錄,十五年後的現在終於第一次寫些東西。當年的自己對這個數字有什麼想像至今已不可考,但至少五十歲時回來,或許能找到些什麼。

近日讀墨跑台味馬拉松,讀了幾本不同時代不同面向的女子手記,仍對能恰巧活在一切富足的此刻感到不可思議地感恩與幸運。能平安便是福。

此時是在日第三年,此刻是東京疫情的第七波,每日確診人數來到十萬人。身邊也有遺憾的事情發生,一位知人在某日緊急住院後,可能再也無法回家。這個夏天非常炎熱,梅雨季提早結束又復活。我穿著不同的藍色洋裝,去了兩趟湘南,開始拍起底片。照片顯示出臉蛋來到至今未有的福態,我希望自己不只變圓,還要更溫與潤。

生日前夕再次因緣際會複習了寧靜禱詞,不管活到幾歲,都要祝福自己增長智慧。三十五快樂。

發佈日期: 分類

2021 的 12(+1)張照片

又是一個沒有機會踏上台灣土地的一年,不過今年在某個契機之下,開始了每週固定時間撥電話回家的新習慣,反而比過去在台北工作時更常和家人聯絡了。這是我覺得這一年內所做過最棒的改變。補寫這篇文章的當下也正聯絡著回台灣的相關事宜,繁瑣的步驟和高昂的代價,讓人格外珍惜回家的機會。

一月

2021 的 KinKi Kids 仍然可愛

好久好久以前我是 KinKi Kids 的迷,國高中時會興起想要學日文的念頭也是因為他們。已經非~常久沒有看他們的表演,卻在年底的某天發現他們將辦線上的跨年演唱會。巨蛋跨年演唱會是他們每年的慣例,但因為抗拒人多的地方,始終沒有想要抽票過。總算是藉這次機會參加到了,新年快樂。

二月

龍貓森林的其中一個入口

二月底一趟小旅行來到了埼玉,主要前往兩個點:飯能市 Metsä Village 的慕敏谷公園和狹山市的龍貓森林,再往狹山湖水庫的方向走。這次旅行印象深刻的點包括,西武遊園地的小火車、掬水亭的住宿日景、狹山湖水庫的鳥。

三月

熊谷櫻堤的櫻(不是蒼蠅)

沒想到三月底又去了一趟埼玉,這次是為了幫玉米慶生和看花而來。三天兩夜的行程,一天住埼玉、一天拉車住湘南。熊谷櫻堤和鴻巢公園都是未來想帶朋友去看櫻花的私房景點;鎌倉則去鶴岡八幡宮和建長寺。這次旅行印象深刻的點包括:油菜花濃烈的蠟筆味、第一次真正見到整片滿開的櫻樹、JR 的綠色席好好坐,長程車非常值得加購。

四月

四月はフジの花

四月的花是藤,出遊值日生(aka 玉米)帶我們來到了龜戶天神社來看花,買了御朱印收藏。雖然住在同條地鐵線上,但可是第一次來到錦系町,附近的繁榮便利有點驚豔到我。下午鋪著野餐墊,在附近的大公園樹下睡了午覺。

五月

葛西臨海公園的中白鷺

五月的黃金週後,和新朋友 Nancy 約了來到葛西臨海公園來賞鳥,看到把孩子背在身上游水的鸊鷉媽媽非常滿足。這次之後我才終於知道望遠鏡的真正用法。除了望遠鏡外,還和先生商借了最遠 200mm 端的變焦鏡頭,不過這樣的距離只夠打得到正在使用大砲鏡頭的大叔,打鳥兒是不夠用的。

六月

到靜岡的掛川看鯨頭鸛

年中突然迷上鯨頭鸛這種生物,看起來很好抱的感覺。日本共有七個動物園可以看到它們,今年總共攻下了掛川花鳥園、上野動物園、神戶動物王國三間。初夏的掛川行,體驗非常美好,很想再去好幾遍。此外,在這個小鎮上首次體會到冰釀咖啡的美好之後,買了冰釀壺,每天喝上一杯咖啡也成為後來的生活日課之一。

七月

命運多舛的東京奧運

七月最大的盛事大概就是奧運了,走在街上看到各式各樣被生產出來卻賣不掉的奧運商品,心裡卡卡的。這種浪費比觀光如何如何,經濟如何如何更讓我感到難受。不過身為台灣人,能享受和大家一起為了比賽緊張而齊心的感覺,也很不錯。

八月

我們家的疫苗 set

八月終於輪到我們打疫苗,而且需要用搶演唱會票的姿態狂刷系統,努力了好陣子終於預約成功。為了互相照顧,我們錯開了施打時間(不過後續副作用的情況也不嚴重就是了,倒是可以找藉口不做家事)。

我們家的疫苗 set 有:冷開水、體溫計、止痛藥、冰枕、運動飲料、一碗肉蛋粥,和一盆觀賞用(?)的樂高盆栽。換我打的那天,躺在床上用投影機看了一整季的馬男波傑克。

九月

奈良小鹿們依然安好喔,請放心

九月去了一趟關西,主要是去神戶動物王國看鯨頭鸛。因為地點離神戶機場非常近,因此雖然以往都是搭新幹線出遊,這次是第一次選坐國內航班,速度驚人地快(無論是航程時間或是通關時間)。

除了神戶之外,還去了京都與一直想去的奈良。見到了剛整修好的清水舞台,和人少少的金閣寺。奈良公園的小鹿們一切都好,似乎已經習慣回頭吃草吃果實的生活,看似初生沒多久的小小鹿甚至會怕人,完全沒有前來搶鹿餅的意圖,或許是件好事。

看著當時的筆記一下子好多畫面再次鮮活了起來,沒有記下這一切的話似乎彷彿從來沒有發生過。

九月還想要記錄的 plus one 是,我們居然在家樓下撿到了倉鼠!其實一直都有想要養隻伴侶動物的念頭,但一來公寓不適合養寵物,再者一承諾就會是好幾年的同行時光,老是想著萬一要回國或出遠門時該怎麼安頓才好。這一次,撿都撿到了,也無法放任鼠再有被野貓或烏鴉當成食物的風險,作為自私的人類,在找不到原主人的狀況下,就請他先繼續陪伴我們吧。

事實上,剛撿到後沒兩週我們早已預定了飛關西的行程,還好有 N 家夫婦願意幫我們照顧,還每天拍可愛的照片來報平安,超級感謝。中間這段時間,我們跑了警察局詢問是否要報拾得物、也帶鼠去見獸醫做了基礎的健康檢查,為了應付這麼密集的聽與說,是日文會話力急速進步的時期啊……

剛來我家兩天就能睡翻,她的名字是學妹

十月

搬家令人崩潰,但總算是清空了

十月忙搬家。關於搬家的崩潰已經寫在上一篇了。想多說的就是,我一直以為我們家東西已經很少了,沒想到在打包時還是一件一件從各個角落湧出來,好可怕。新的一年要持續把「不持有過多物品」放在心上(或貼一張搬家崩潰照在錢包裡)。

十一月

陽台看出去的月亮

剛搬來沒多久後,某次晚上在從車站回家的歸途中,無意間的抬頭,驚訝地看到超級大顆又黃澄澄的月亮跟著我們回家;再往反方向一望,還有好多閃爍的星星。除了鄉下的外婆家,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看到這麼多星星了,冬夜的天空,又特別的清澈好看。自此以後,每當朋友來家裡玩,都想介紹這一片夜空給他們。

十二月

某一場鍋聚

對我來說十二月的 hashtag 有兩個,一個是邀請朋友來家裡坐,另一個是參加行程,跟著專家學賞冬鳥(終於有及時寫記錄的東西了)。

我想說說邀請朋友來的事情。這個月裡,幾乎以一週一組的速度,邀請了四組朋友來家裡吃飯,做做台灣菜、煮個鍋,準備大量的零食飲料。發現自己很享受招待客人感覺,從自製邀請函,到規劃菜單、分批採買、餵飽他們,都讓我十!分!滿!足!而且有人來,就是打掃家裡的最大動能啊。

以上是我為自己的 2021 挑選的十三張照片,雖然有些遲了,但總算是維繫了這個新建立的傳統(離百年老店還有 98 年喔)。回顧了一遍,覺得在疫情的情況下,已經過得還算充實、總算可以讓這一年好好結案了。

今年起受到友人影響下,也開始玩起了照片的 365 project,想必年底在挑照片時又會更加感到選擇困難了吧,但這種甜蜜的負荷,或許就是我有好好生活的證明。2022 也請多指教了。

發佈日期: 分類

週末去看鳥

上週末參加了由鳥類專家吉成先生帶隊的賞鳥行程,來到千葉縣的手賀沼周邊,用一個上午一邊散步,一邊認識這個季節的鳥兒。

在集合的公車站見到其他團員,同行的遊客大多是叔姨,揹著中等尺寸的背包,穿得暖暖,一臉和氣。但到了目的地,大家先是平靜地拿出各色各樣的高級望遠鏡,當老師一說「這個點很好拍唷~」之後,人手一管不知道先前藏在哪的大砲和腳架一一出籠,請問這是什麼令人怦然心動的收納術!

專家不愧是專家,一邊走不時停下透過導覽器告訴我們

「那個『啾!啾!』有聽到嗎,就是オオジュリン,雖然好像在看不到的地方」

「聽到『嘰!』的聲音了嗎?附近應該是有カワセミ喔」

「有聽到『啾哩哩』就是チバエナガ有在附近的樣子」

不然就是指著遠方飛來的幾十粒芝麻,說「那一群裡有エナガ還有シジュウカラ,很可愛齁~」

??????

他講得好開心,我們則是滿頭問號。不過真是讚嘆啊,到底要花費多大心力與時間,才能煉成這種人體內建辨識器?我也想要在野外這樣唧唧啾啾地轟炸身邊的人啊,感覺十分帥氣。

仔細聆聽辨認鳥鳴,和用望遠鏡看著樹梢上因為低警戒顯得相當自在的鳥兒,都讓人非常滿足。而每一次讚嘆都讓人想要在野外學習打磨自己的木耳木眼,想要更能連結起迷人生物與它們的命名及生態,是這一次旅行後留下最深刻的念頭(當然還有背包……外套……鏡頭……隔壁阿姨帶的那個好像很好吃的點心……)。

這次的行程是由一個很狂的旅行社主辦,所有行程裡大概只有這一套能用零用錢買下去 XD
如果這兩年把不能旅遊的錢都存了下來,之後若是你想在日本來些特別的,可以參考看看他的狂度喔…… https://www.saiyu.co.jp/

奈米初學者的本次行李
行程結束後,大家聚在一起核對今天觀察到的鳥兒們,學了不少新的鳥名字
做點小小的筆記
太可愛了他在笑咪咪耶
午後的手賀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