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分類

這次是瞇

說這次被 trigger 到的,是廖瞇的網誌,最早一篇來自 2009,年度閱讀書單紀錄可以達到八篇。所以我又來寫了。其實還有張亦絢,至今仍週二更部落格,十分敬佩。

昨天晚上回到 ptt2,M 轉貼了瞇那時記下的最後的滌,才想起還有一個之前偶然踏進過的網誌,這一讀又停不下來了。文章很短又怎樣,繼續寫下去本身就是星星。不過一月的文章怎麼就一篇呢?剛剛又去看,一下子多了好幾篇講回家大掃除的文章,這才放心下來。

除夕夜那天外送壽司的小弟應該是為了節日爆量的單而聘請的外包人員,找不到地址打了電話來問,講了半天說不通這件事讓我頗感挫折,這兩天終於開始奮發讀日文(自己也是不解,都過半個月了耶?)坐在書桌前讀書像回到高中時代,帶點點非自願性卻又沒有直接的考試壓力,明明沒有什麼需要邏輯推導的地方但還是很難「覺得自己會了」,有好幾次想趴在書上休息,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當時並不真的是讀書太累,純粹是想要逃避而已啊。

還有一個驚人的發現是番茄鐘停止後的休息時間打定主意要來研究 Anki,但電腦才一打開來注意力就不知道飛去哪裡,大概半小時之後,大概半小時之後才猛然想起。非常可怕的(不)注意力。

日文認真學起來才覺得好難,希望今年可以考過 N1。

這張圖我存的檔名是:meの伝説
發佈日期: 分類

2022 的 12*2 張照片

去年有做,今年也想做。

謝謝這年發生過的每一個故事,欣喜的悲傷皆然。其中有一些死亡,影響我程度之深,是先前從未想像到的。此後也將連同遠行人的份,好好生活下去。

2023 的目標是去做那些我覺得帥氣的事情,例如在山林裡散長長的步和寫出好看的字;以及不去做那些我覺得不帥氣的事情,例如試圖說服別人,和把好吃的東西冰到過期。這個帥氣其實就是一種 elegant,今年要讓韓德森老師常駐在內心,時時刻刻判斷哪些事該做不該做。

一年之始的某個契機下,找到了舊日的 blog 存檔,時間跨度從 2006 到 2015,寫文章雖非日常,感激的是 2010 年代的某年某日,我沒有像過去一樣,做了把過去的紀錄銷毀的決定。羞恥歸羞恥,終究是鎖進深深抽屜保存了下來。也因此我能在此時此刻忍受(成人的)尷尬到腳抽筋的滋味,離當時那個有(青少年式的)尷尬髮型尷尬寫作風格尷尬孩子的尷尬複雜心情近一些。

縱貫回顧下來,大概一直要到大四準備研究所期間,寫的東西才比較正常。大概獨處的時間多,比較能反省和咀嚼了,是另一個針對自身歷史此一超微觀領域的新發現。

在本部落格的現在這篇記事之前寫的是 35 歲心情,應該有說了以前都沒留下紀錄的話,直到這天我才發現原來 25 歲時也感慨過類似的東西。彼時室友中有一位是貓,一位是兔,回過頭看,和動物相處的經驗大概改變了我很多,此後我越來越偏好與那些身上有動物特質的人來往,且越來越對希望遠離那些身上毫無動物特質的人。

趁有意識時繼續記錄下去吧:這年的最後一天,花了時間挑選照片,真是去了不少地方,每段經驗也都或多或少地讓自己產生了點質變。俗氣一點說,就是旅行的意義了吧。

十一月中從台灣回來起有一個最大的改變,就是開始剪起 vlog 了。在回程的路上因為對飛機起降的極端焦慮,我用在手機上為影片排版這件事轉移注意力,並發現效果十分顯著。另一個好處是在編輯完之後,我就能將所有素材照片影片全部整理完了,只留下最終成品後,刪光舊檔也沒有問題,再也沒有囤積資料的困擾。這是一個極有意識的處理回憶的方法,我很喜歡。每當收集素材時,腦中經常自動播起陳綺貞〈失明前,我想記得的四十七件事〉。

一月底去了高山和白川,應該是初次在有雪壁的結冰路上行走,差點嗚呼亂滑。為了這趟旅程而購入的鴨鴨外套非常夠力,暖暖的身體配上冷冰冰的末梢(是因為我很假會只穿了野鳥協會橡膠靴),是神奇的體驗。再去見了能登屋香舖的台灣控老闆,現在開放旅遊了,祝福他又能來去自如。這趟沒吃到宮川朝市的美味可頌。

二月去了趟熱海的梅園,那時試著第一次剪了 gopro 的影片,六分鐘的短片花了七八小時剪到下背疼痛,那時起雖然想要繼續產出,但對剪片的害怕心情讓我們後來對拍攝素材都有點意興闌珊。

三月某次週末出遊選了秦野市,以為就是個踏青行程,穿著休閒輕便的洋裝出門,到了才知道是個需要爬千階樓梯的小山。撩起裙擺還是登頂了,在人煙稀少的樹林裡喘氣走著,山頂一片遼闊,有家庭在野餐,有叔在蹲點拍野鳥。我坐在叔旁邊,想著幸好是堅持上來了,而且還有帶望遠鏡。

三月底他的生日,我們在日本橋的今半吃壽喜燒,決定以後生日都要找好肉來吃。還有與欣欣女士來到輕井澤,託她的福,住進了很好的飯店。我們散步、尋找鳥、聽鳥、吃好吃的食物,在想聊天的時候聊天,想安靜的時候在各自的奢華大床上獨處、讀書。

四月中在睽違兩年多後回到了台灣,並先隔離了十天。隔離的日子比想像中輕鬆,但也希望此生不會再有這種時刻。我在台灣待到近六月中,見了許多想念的人,去台北或台中住住,吃好吃的東西。多數時候我在家裡,能讀紙本書也能和媽媽實體吵架;我能什麼都不做,或做跟在日本時一模一樣的事,但空氣濕度讓我知道這就是不一樣,這就是回家。

六月和七月各去了一次鐮倉,第一次登上江之島,繡球花還開著,我們在海邊的餐廳吃冰,非常典型的夏天滋味。

七月,在生日當天逼他幫我拍了很多張肖像照,選了一張喜歡的,此時動了購買腳架的念頭。晚餐我們在よろにく度過,是奇蹟般地在前幾天撿到的空席。

八月底和 KC 一家人來到上高地健行,忘記有多久沒走了這種長長的野地路。幾個出入口處張貼了熊的目擊情報,夜晚山莊的網戶上黏滿昆蟲,聽著梓川的水聲和時有時無的暴雨入睡,清晨迎接冰涼的、高原的夏日空氣,想趁無人時去澡堂洗澡(但為何五點半就有很多阿姨在)。

上高地的後幾天是已被劃分於九月的週末,我們為了聽 ENDRECHERI 的演唱會來到京都。多年沒有關注堂本家的消息,也不會知道某首歌出現時應該如何搖擺,但只要他一開口唱歌或說話,就能讓我想起當年是為何而喜歡上這個人,以及出現有喜歡上真是太好了啊的念頭。平安神宮以外,順道去了兔鼠鳥神社,更在哲學之道旁,與此生吃過最美味的絞肉派相遇。

後來我想起這些時光,都覺得自己太晚才開始剪影片了,十分惋惜。

十月有隻三線鼠來到我們家寄住,是一位阿伯。在這裡,他度過自己 63 歲到 70 歲的時光。正式迎回家裡前,光是看兩棟鼠宿舍排排站的樣子,就已經感到非常療癒。一個月後他回家,再三週後又來住一個月,我會記得每天幫他泡奶跟張羅食物的時光,還有他總是(看起來很好欺負)溫文儒雅的樣子。

十一月初再次與 KC 一家,到蕗科高原這種沒人揪沒人開車就不會去的地方,十分感激,也很想封給他們家長野縣民的稱號。開車出門,找一個著名寫真中出現的小池塘,途中忍不住在路邊停下,清晨的雲海美得驚人,能讓沒睡飽啊冷死人啊等等抱怨都直接蒸散到空氣中的那種體驗。

十一月還短暫回了一趟台灣,就待十天而已。開放邊境讓人覺得世界又開始轉動了。我去了一趟松山的愛鼠協會,在充滿鼠味的空間中流連了一個下午。

十二月趁國內旅遊補助結束前再衝了一次輕井澤,算一算,今年總共跑了四次長野縣。旅程的亮點好幾個,像是在老派四星房間裡,有著奢侈的大大窗景,白天時仰望淺間山;迎賓大廳每到夜晚,升起壁爐裡的柴火;新幹線上看到的價格親切隨時可叫的景點計程車成為我們的依賴,夜間的(資本主義的)教堂點燈散步;再在輕井澤與欣欣相見,用不同的心境聊起同樣的人與事;拍到野鳥界的偶像長尾山雀,在每個接近打烊的時刻滑壘去許多景點。

輕井澤歸家後,我看著還有一天能用的 JR pass,腦中不斷想著如何才不會太浪費,但身體仍然懶惰。最終在隔日早晨一邊洗頭,一邊做了去河口湖吧的決定。十點半出門,兩點半抵達,坐了一趟觀光船、喝一杯咖啡、吃半碗ほうとう後就回程,比花大錢還奢侈的極上行程。

年尾太過豐盛,在 W 的邀請下,聖誕節時去了 KinKi Kids 的演唱會;接著是 F 來東京,和她共度了兩天迷妹行程,感覺自己又年輕了。

是過得非常好的一年哪。

回顧時我找到這個,

回到十年前,想回應給這時的自己,對他說:「後來的那一年,是由焦慮和溫柔,以七比三的比例兑成的,來自各方的他人力量最終幫助你達到做完論文、畢業與上考場的目標(放榜在生日後),也順利和貓兔,還有真正的貓與兔拍了碩士服照。然後在更久的之後,你也能獨力做出一桌菜了,並發現能餵飽自己真的是一件極療癒滋養之事。雖然那時的你還是會覺得搬家很惱人,但桌子比過去整齊多了,捨棄不再是件難事,而嚮往的是擁有更少物品的生活。想不到吧。」

寫到這裡時發現,這年閱讀的一些作品使我在書寫時傾向成為一個更多話但也想更誠實的人,我認為這是好的。希望未來無論生活在何地,都能保持在有餘裕和過去的自己對話的狀態。

發佈日期: 分類

35

大學時我偷偷讀著同學 S 為自己寫下的二十歲紀錄,十五年後的現在終於第一次寫些東西。當年的自己對這個數字有什麼想像至今已不可考,但至少五十歲時回來,或許能找到些什麼。

近日讀墨跑台味馬拉松,讀了幾本不同時代不同面向的女子手記,仍對能恰巧活在一切富足的此刻感到不可思議地感恩與幸運。能平安便是福。

此時是在日第三年,此刻是東京疫情的第七波,每日確診人數來到十萬人。身邊也有遺憾的事情發生,一位知人在某日緊急住院後,可能再也無法回家。這個夏天非常炎熱,梅雨季提早結束又復活。我穿著不同的藍色洋裝,去了兩趟湘南,開始拍起底片。照片顯示出臉蛋來到至今未有的福態,我希望自己不只變圓,還要更溫與潤。

生日前夕再次因緣際會複習了寧靜禱詞,不管活到幾歲,都要祝福自己增長智慧。三十五快樂。

發佈日期: 分類

2021 的 12(+1)張照片

又是一個沒有機會踏上台灣土地的一年,不過今年在某個契機之下,開始了每週固定時間撥電話回家的新習慣,反而比過去在台北工作時更常和家人聯絡了。這是我覺得這一年內所做過最棒的改變。補寫這篇文章的當下也正聯絡著回台灣的相關事宜,繁瑣的步驟和高昂的代價,讓人格外珍惜回家的機會。

一月

2021 的 KinKi Kids 仍然可愛

好久好久以前我是 KinKi Kids 的迷,國高中時會興起想要學日文的念頭也是因為他們。已經非~常久沒有看他們的表演,卻在年底的某天發現他們將辦線上的跨年演唱會。巨蛋跨年演唱會是他們每年的慣例,但因為抗拒人多的地方,始終沒有想要抽票過。總算是藉這次機會參加到了,新年快樂。

二月

龍貓森林的其中一個入口

二月底一趟小旅行來到了埼玉,主要前往兩個點:飯能市 Metsä Village 的慕敏谷公園和狹山市的龍貓森林,再往狹山湖水庫的方向走。這次旅行印象深刻的點包括,西武遊園地的小火車、掬水亭的住宿日景、狹山湖水庫的鳥。

三月

熊谷櫻堤的櫻(不是蒼蠅)

沒想到三月底又去了一趟埼玉,這次是為了幫玉米慶生和看花而來。三天兩夜的行程,一天住埼玉、一天拉車住湘南。熊谷櫻堤和鴻巢公園都是未來想帶朋友去看櫻花的私房景點;鎌倉則去鶴岡八幡宮和建長寺。這次旅行印象深刻的點包括:油菜花濃烈的蠟筆味、第一次真正見到整片滿開的櫻樹、JR 的綠色席好好坐,長程車非常值得加購。

四月

四月はフジの花

四月的花是藤,出遊值日生(aka 玉米)帶我們來到了龜戶天神社來看花,買了御朱印收藏。雖然住在同條地鐵線上,但可是第一次來到錦系町,附近的繁榮便利有點驚豔到我。下午鋪著野餐墊,在附近的大公園樹下睡了午覺。

五月

葛西臨海公園的中白鷺

五月的黃金週後,和新朋友 Nancy 約了來到葛西臨海公園來賞鳥,看到把孩子背在身上游水的鸊鷉媽媽非常滿足。這次之後我才終於知道望遠鏡的真正用法。除了望遠鏡外,還和先生商借了最遠 200mm 端的變焦鏡頭,不過這樣的距離只夠打得到正在使用大砲鏡頭的大叔,打鳥兒是不夠用的。

六月

到靜岡的掛川看鯨頭鸛

年中突然迷上鯨頭鸛這種生物,看起來很好抱的感覺。日本共有七個動物園可以看到它們,今年總共攻下了掛川花鳥園、上野動物園、神戶動物王國三間。初夏的掛川行,體驗非常美好,很想再去好幾遍。此外,在這個小鎮上首次體會到冰釀咖啡的美好之後,買了冰釀壺,每天喝上一杯咖啡也成為後來的生活日課之一。

七月

命運多舛的東京奧運

七月最大的盛事大概就是奧運了,走在街上看到各式各樣被生產出來卻賣不掉的奧運商品,心裡卡卡的。這種浪費比觀光如何如何,經濟如何如何更讓我感到難受。不過身為台灣人,能享受和大家一起為了比賽緊張而齊心的感覺,也很不錯。

八月

我們家的疫苗 set

八月終於輪到我們打疫苗,而且需要用搶演唱會票的姿態狂刷系統,努力了好陣子終於預約成功。為了互相照顧,我們錯開了施打時間(不過後續副作用的情況也不嚴重就是了,倒是可以找藉口不做家事)。

我們家的疫苗 set 有:冷開水、體溫計、止痛藥、冰枕、運動飲料、一碗肉蛋粥,和一盆觀賞用(?)的樂高盆栽。換我打的那天,躺在床上用投影機看了一整季的馬男波傑克。

九月

奈良小鹿們依然安好喔,請放心

九月去了一趟關西,主要是去神戶動物王國看鯨頭鸛。因為地點離神戶機場非常近,因此雖然以往都是搭新幹線出遊,這次是第一次選坐國內航班,速度驚人地快(無論是航程時間或是通關時間)。

除了神戶之外,還去了京都與一直想去的奈良。見到了剛整修好的清水舞台,和人少少的金閣寺。奈良公園的小鹿們一切都好,似乎已經習慣回頭吃草吃果實的生活,看似初生沒多久的小小鹿甚至會怕人,完全沒有前來搶鹿餅的意圖,或許是件好事。

看著當時的筆記一下子好多畫面再次鮮活了起來,沒有記下這一切的話似乎彷彿從來沒有發生過。

九月還想要記錄的 plus one 是,我們居然在家樓下撿到了倉鼠!其實一直都有想要養隻伴侶動物的念頭,但一來公寓不適合養寵物,再者一承諾就會是好幾年的同行時光,老是想著萬一要回國或出遠門時該怎麼安頓才好。這一次,撿都撿到了,也無法放任鼠再有被野貓或烏鴉當成食物的風險,作為自私的人類,在找不到原主人的狀況下,就請他先繼續陪伴我們吧。

事實上,剛撿到後沒兩週我們早已預定了飛關西的行程,還好有 N 家夫婦願意幫我們照顧,還每天拍可愛的照片來報平安,超級感謝。中間這段時間,我們跑了警察局詢問是否要報拾得物、也帶鼠去見獸醫做了基礎的健康檢查,為了應付這麼密集的聽與說,是日文會話力急速進步的時期啊……

剛來我家兩天就能睡翻,她的名字是學妹

十月

搬家令人崩潰,但總算是清空了

十月忙搬家。關於搬家的崩潰已經寫在上一篇了。想多說的就是,我一直以為我們家東西已經很少了,沒想到在打包時還是一件一件從各個角落湧出來,好可怕。新的一年要持續把「不持有過多物品」放在心上(或貼一張搬家崩潰照在錢包裡)。

十一月

陽台看出去的月亮

剛搬來沒多久後,某次晚上在從車站回家的歸途中,無意間的抬頭,驚訝地看到超級大顆又黃澄澄的月亮跟著我們回家;再往反方向一望,還有好多閃爍的星星。除了鄉下的外婆家,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看到這麼多星星了,冬夜的天空,又特別的清澈好看。自此以後,每當朋友來家裡玩,都想介紹這一片夜空給他們。

十二月

某一場鍋聚

對我來說十二月的 hashtag 有兩個,一個是邀請朋友來家裡坐,另一個是參加行程,跟著專家學賞冬鳥(終於有及時寫記錄的東西了)。

我想說說邀請朋友來的事情。這個月裡,幾乎以一週一組的速度,邀請了四組朋友來家裡吃飯,做做台灣菜、煮個鍋,準備大量的零食飲料。發現自己很享受招待客人感覺,從自製邀請函,到規劃菜單、分批採買、餵飽他們,都讓我十!分!滿!足!而且有人來,就是打掃家裡的最大動能啊。

以上是我為自己的 2021 挑選的十三張照片,雖然有些遲了,但總算是維繫了這個新建立的傳統(離百年老店還有 98 年喔)。回顧了一遍,覺得在疫情的情況下,已經過得還算充實、總算可以讓這一年好好結案了。

今年起受到友人影響下,也開始玩起了照片的 365 project,想必年底在挑照片時又會更加感到選擇困難了吧,但這種甜蜜的負荷,或許就是我有好好生活的證明。2022 也請多指教了。

發佈日期: 分類 標籤

這一週做什麼?

  • 自從換了餐盤以後,每一次做飯都蠻開心的(要洗的碗很少做夢都會笑)
某天中午的剩菜+沙拉+荷包蛋
很好吃的ふるさと納税送來的冰冰魚
某天不小心把煎餃煮成水餃,剩下的一半趕快拿去煎
  • 送團購的貨給乃雯,約在渋谷的ウサギ吃午飯,當天中午我先走錯到另一家ラーメンうさぎ,再花二十分鐘走過去。 中午點了沙拉和東央湯 set,現在午間還有免費加酪梨的活動,沙拉搭配的不是醬而是岩鹽非常喜歡。東央湯搭配了小片的法式麵包,不沾著吃的話有點太鹹。中餐還能用超便宜價格搭配小杯的紅白酒或氣泡酒,適合女子聚會,以後還想要再來。
希望可以繼續撐下去的小店
  • 村方ののかさん的比賽影片,大概看了二十遍。
  • PUIPUI 天竺鼠車車,每一集大概看十遍。
  • 某一天氣溫突然升高,像是提早來的春天,我們去駒沢オリンピック公園散步,看風箏和狗狗。公園裡有一個很大的狗狗奔跑區,還分成小型犬跟中大型犬區,我們特別愛去中大型犬區。看狗狗互相追著玩,每次在場邊都能被療癒到~
跑跑跑
天氣好的時候,高處的廣場有很多放風箏的家庭
今年開春的箱根駅伝,駒澤大學在最後一棒時成為第一名,地方歡欣鼓舞~
  • 和玉米的朋友 KC 面交(是的我的貨物終於面交完了),去吃了祐天寺的匯豐齋えほうさい。一套鹽酥雞裡面還有炸米血跟甜不辣,和已經酥酥脆脆的九層塔,還點了大腸麵線、蘿蔔糕、臭豆腐、炒豆苗、肉圓,每一樣都很好吃!這裡是天堂嗎~
本日的 MVP
個人排名!鹹酥雞>麵線>蘿蔔糕>豆苗>臭豆腐>肉圓,芭樂汁是婚宴那種!
  • 原本打算四月開始唸語言學校,但由於到時候可能還是線上教學,所以那天和乃雯聊過以後,決定先來找語言交換的對象。讀了這篇文章,下載了幾個語言交換軟體來玩。現在註冊的有 HelloTalk 和 Tandem,第一次使用這種類似交友軟體的 app,對於一些設計感到十分奇妙。目前有和幾位年紀相仿的女子開始緩慢的對談,繼續看看接下來會如何。
  • 桃醫的疫情,看到新聞裡面熟悉景色多了身穿隔離衣的指揮人員與化學兵,總覺得好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