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還在寫網誌的人不少

  • 今天因緣際會讀了一個只是路過的網誌,經營得很不錯,文章也看得出來每一篇都是精心製作。再從對方版面右欄的連結找到更多人的網誌,最新一篇的日期都在不遠處。有些文章看似為記而記(但我的日記不也是這樣嗎?)還不小心因為讀到某些資訊而有無謂的推測與八卦之心,不知為何這些傳記式的人物獨白總是這麼吸引我,經常一瀏覽就花去了不少時間。不過標題裡說「還」的意思其實是,原先我真的很低估部落格的使用量,或說更新頻率好了,我見過許多部落客出身的作者,也都不再那麼常更新了,所以才被這社群裡仍有一小叢人這麼勤奮給驚訝到。

  • 找到那網誌起始的文章其實來自一個社團,有篇附近的文在討論某位活躍成員的離開。我對那點倒是沒有太大感受,不過對一個關聯不大的推文很有印象,他說:「棲地不好,鳥自然就飛走了。」其實只是要講這個而已。

  • 今天為了買多色筆的筆芯逛了書局,還在筆記本櫃前花了許多時間比較規格和模擬使用情境,多番取捨之下,買了 A5 黑色的 Campus 兩冊,是當年需要大量筆記本時還尚未出現的所謂東大筆記本。很久沒有這種享受純粹逛文具店,欣賞每種機能文具的經驗,不過最後我還是買錯筆芯了。(追記,後來在同個文具店買到代用筆芯,是兩天後我的得意之舉。)

這次是瞇

說這次被 trigger 到的,是廖瞇的網誌,最早一篇來自 2009,年度閱讀書單紀錄可以達到八篇。所以我又來寫了。其實還有張亦絢,至今仍週二更部落格,十分敬佩。

昨天晚上回到 ptt2,M 轉貼了瞇那時記下的最後的滌,才想起還有一個之前偶然踏進過的網誌,這一讀又停不下來了。文章很短又怎樣,繼續寫下去本身就是星星。不過一月的文章怎麼就一篇呢?剛剛又去看,一下子多了好幾篇講回家大掃除的文章,這才放心下來。

除夕夜那天外送壽司的小弟應該是為了節日爆量的單而聘請的外包人員,找不到地址打了電話來問,講了半天說不通這件事讓我頗感挫折,這兩天終於開始奮發讀日文(自己也是不解,都過半個月了耶?)坐在書桌前讀書像回到高中時代,帶點點非自願性卻又沒有直接的考試壓力,明明沒有什麼需要邏輯推導的地方但還是很難「覺得自己會了」,有好幾次想趴在書上休息,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當時並不真的是讀書太累,純粹是想要逃避而已啊。

還有一個驚人的發現是番茄鐘停止後的休息時間打定主意要來研究 Anki,但電腦才一打開來注意力就不知道飛去哪裡,大概半小時之後,大概半小時之後才猛然想起。非常可怕的(不)注意力。

日文認真學起來才覺得好難,希望今年可以考過 N1。

這張圖我存的檔名是:meの伝説

2022 滿意消費十選

每個年末最喜歡看的 Youtube 主題就是這個「買って良かったもの」,也來記下今年的愛物,謝謝你們的陪伴。

  • Retinol 保養
    自從看了 Dr. Grace 的影片之後,重新安排了日常保養的用物。現在手邊使用的是 TUNEMAKERS retinol 美容液、LA ROCHE POSEY 的眼霜,搭配有 niacinamide 成分的乳液夜間使用。之前用過 CeraVe 也不錯。白天使用 Vitamin C 的精華,效果很不錯。
  • 寶格麗甜蜜寶貝香水
    大學時代買了小香且少見地用光的香水。多年後某天突然非常想念它的寶寶味,其香味是所有主打痱子粉或香皂味裡頭最合我意的,在拍賣網站上用划算價格買到 30ml 版本後幾乎每天都會拿來噴三下。
  • UNIQLO x Mame Kurogouchi
    買了好幾種內著品項,冬天也購入了一件高領發熱衣,是穿了會喜歡上自己身體線條的服裝。
  • 霧眉
    十一月回台灣的時候終於去做,沒有實體商品但覺得非常划算的一筆消費。
  • ISAMU NOGUCHI AKARI 45X
    買了一組心心念念的野口勇當餐桌燈,從此以後用餐時都能有淡淡溫暖的黃光相伴(相片是今年購入的底片機拍的,差一點點就能排進榜)。
  • ROOMBA i7+
    快樂主婦消費,感激老闆加碼自動集塵盒。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對洗碗機沒有那麼大的熱情。
  • Columbia 防水運動鞋
    為了去上高地走路,怕遇到濕地而買的鞋子,後來在下雨的日子也能穿出門,雖然防水但外表非常日常,而且走起來很很很舒適!
  • 學妹的富士山水碗
    居然在台灣才買得到,請丁車幫忙購入的,回來換成水碗之後大大減少學妹在那邊爬水壺的危險動作。據說這樣低頭喝水也比較符合鼠體工學。
  • artisan & artist 手機背帶
    大概是這段時間買了最有明顯感覺的好物!從此可以從手機不知道放哪裡因此在口袋亂掏中解放身心。即使不戴智慧手錶了搭電車也方便,夏天可以常穿沒有口袋的衣服,也不會穿了輕飄飄的衣服被手機重量壓得很難看。冬天又購入了一條 traveler’s factory 的牛皮頸掛式背帶。
  • Aladdin 吐司烤箱
    是 2021 年末用故鄉納稅購入的,不過今年很常用它來準備晚餐,烤蔬菜、烤魚、蒸魚之類的,非常簡單方便,大大降低思考菜色的煩惱。

另外還有不是今年買但仍然愛用的好物,也在此表揚一番:

  • MUJI 燈芯絨米白色長褲,購入第三年才發現他的好(還想回購)
  • SONY RX-100M3,你拍的照片真美
  • X-GIMI Halo 投影機,學妹家沒有你不行
  • OLIVE 大衣,謝謝你讓我能有個帥氣的冬天
  • 讀墨閱讀器 mooinkC,今年的閱讀總集篇,應該會想繼續記錄,但可能不會發文了
  • SONY WH1000-XM2 耳機,還可以繼續打好幾年

謝謝你們的陪伴!

2022 的 12*2 張照片

去年有做,今年也想做。

謝謝這年發生過的每一個故事,欣喜的悲傷皆然。其中有一些死亡,影響我程度之深,是先前從未想像到的。此後也將連同遠行人的份,好好生活下去。

2023 的目標是去做那些我覺得帥氣的事情,例如在山林裡散長長的步和寫出好看的字;以及不去做那些我覺得不帥氣的事情,例如試圖說服別人,和把好吃的東西冰到過期。這個帥氣其實就是一種 elegant,今年要讓韓德森老師常駐在內心,時時刻刻判斷哪些事該做不該做。

一年之始的某個契機下,找到了舊日的 blog 存檔,時間跨度從 2006 到 2015,寫文章雖非日常,感激的是 2010 年代的某年某日,我沒有像過去一樣,做了把過去的紀錄銷毀的決定。羞恥歸羞恥,終究是鎖進深深抽屜保存了下來。也因此我能在此時此刻忍受(成人的)尷尬到腳抽筋的滋味,離當時那個有(青少年式的)尷尬髮型尷尬寫作風格尷尬孩子的尷尬複雜心情近一些。

縱貫回顧下來,大概一直要到大四準備研究所期間,寫的東西才比較正常。大概獨處的時間多,比較能反省和咀嚼了,是另一個針對自身歷史此一超微觀領域的新發現。

在本部落格的現在這篇記事之前寫的是 35 歲心情,應該有說了以前都沒留下紀錄的話,直到這天我才發現原來 25 歲時也感慨過類似的東西。彼時室友中有一位是貓,一位是兔,回過頭看,和動物相處的經驗大概改變了我很多,此後我越來越偏好與那些身上有動物特質的人來往,且越來越對希望遠離那些身上毫無動物特質的人。

趁有意識時繼續記錄下去吧:這年的最後一天,花了時間挑選照片,真是去了不少地方,每段經驗也都或多或少地讓自己產生了點質變。俗氣一點說,就是旅行的意義了吧。

十一月中從台灣回來起有一個最大的改變,就是開始剪起 vlog 了。在回程的路上因為對飛機起降的極端焦慮,我用在手機上為影片排版這件事轉移注意力,並發現效果十分顯著。另一個好處是在編輯完之後,我就能將所有素材照片影片全部整理完了,只留下最終成品後,刪光舊檔也沒有問題,再也沒有囤積資料的困擾。這是一個極有意識的處理回憶的方法,我很喜歡。每當收集素材時,腦中經常自動播起陳綺貞〈失明前,我想記得的四十七件事〉。

一月底去了高山和白川,應該是初次在有雪壁的結冰路上行走,差點嗚呼亂滑。為了這趟旅程而購入的鴨鴨外套非常夠力,暖暖的身體配上冷冰冰的末梢(是因為我很假會只穿了野鳥協會橡膠靴),是神奇的體驗。再去見了能登屋香舖的台灣控老闆,現在開放旅遊了,祝福他又能來去自如。這趟沒吃到宮川朝市的美味可頌。

二月去了趟熱海的梅園,那時試著第一次剪了 gopro 的影片,六分鐘的短片花了七八小時剪到下背疼痛,那時起雖然想要繼續產出,但對剪片的害怕心情讓我們後來對拍攝素材都有點意興闌珊。

三月某次週末出遊選了秦野市,以為就是個踏青行程,穿著休閒輕便的洋裝出門,到了才知道是個需要爬千階樓梯的小山。撩起裙擺還是登頂了,在人煙稀少的樹林裡喘氣走著,山頂一片遼闊,有家庭在野餐,有叔在蹲點拍野鳥。我坐在叔旁邊,想著幸好是堅持上來了,而且還有帶望遠鏡。

三月底他的生日,我們在日本橋的今半吃壽喜燒,決定以後生日都要找好肉來吃。還有與欣欣女士來到輕井澤,託她的福,住進了很好的飯店。我們散步、尋找鳥、聽鳥、吃好吃的食物,在想聊天的時候聊天,想安靜的時候在各自的奢華大床上獨處、讀書。

四月中在睽違兩年多後回到了台灣,並先隔離了十天。隔離的日子比想像中輕鬆,但也希望此生不會再有這種時刻。我在台灣待到近六月中,見了許多想念的人,去台北或台中住住,吃好吃的東西。多數時候我在家裡,能讀紙本書也能和媽媽實體吵架;我能什麼都不做,或做跟在日本時一模一樣的事,但空氣濕度讓我知道這就是不一樣,這就是回家。

六月和七月各去了一次鐮倉,第一次登上江之島,繡球花還開著,我們在海邊的餐廳吃冰,非常典型的夏天滋味。

七月,在生日當天逼他幫我拍了很多張肖像照,選了一張喜歡的,此時動了購買腳架的念頭。晚餐我們在よろにく度過,是奇蹟般地在前幾天撿到的空席。

八月底和 KC 一家人來到上高地健行,忘記有多久沒走了這種長長的野地路。幾個出入口處張貼了熊的目擊情報,夜晚山莊的網戶上黏滿昆蟲,聽著梓川的水聲和時有時無的暴雨入睡,清晨迎接冰涼的、高原的夏日空氣,想趁無人時去澡堂洗澡(但為何五點半就有很多阿姨在)。

上高地的後幾天是已被劃分於九月的週末,我們為了聽 ENDRECHERI 的演唱會來到京都。多年沒有關注堂本家的消息,也不會知道某首歌出現時應該如何搖擺,但只要他一開口唱歌或說話,就能讓我想起當年是為何而喜歡上這個人,以及出現有喜歡上真是太好了啊的念頭。平安神宮以外,順道去了兔鼠鳥神社,更在哲學之道旁,與此生吃過最美味的絞肉派相遇。

後來我想起這些時光,都覺得自己太晚才開始剪影片了,十分惋惜。

十月有隻三線鼠來到我們家寄住,是一位阿伯。在這裡,他度過自己 63 歲到 70 歲的時光。正式迎回家裡前,光是看兩棟鼠宿舍排排站的樣子,就已經感到非常療癒。一個月後他回家,再三週後又來住一個月,我會記得每天幫他泡奶跟張羅食物的時光,還有他總是(看起來很好欺負)溫文儒雅的樣子。

十一月初再次與 KC 一家,到蕗科高原這種沒人揪沒人開車就不會去的地方,十分感激,也很想封給他們家長野縣民的稱號。開車出門,找一個著名寫真中出現的小池塘,途中忍不住在路邊停下,清晨的雲海美得驚人,能讓沒睡飽啊冷死人啊等等抱怨都直接蒸散到空氣中的那種體驗。

十一月還短暫回了一趟台灣,就待十天而已。開放邊境讓人覺得世界又開始轉動了。我去了一趟松山的愛鼠協會,在充滿鼠味的空間中流連了一個下午。

十二月趁國內旅遊補助結束前再衝了一次輕井澤,算一算,今年總共跑了四次長野縣。旅程的亮點好幾個,像是在老派四星房間裡,有著奢侈的大大窗景,白天時仰望淺間山;迎賓大廳每到夜晚,升起壁爐裡的柴火;新幹線上看到的價格親切隨時可叫的景點計程車成為我們的依賴,夜間的(資本主義的)教堂點燈散步;再在輕井澤與欣欣相見,用不同的心境聊起同樣的人與事;拍到野鳥界的偶像長尾山雀,在每個接近打烊的時刻滑壘去許多景點。

輕井澤歸家後,我看著還有一天能用的 JR pass,腦中不斷想著如何才不會太浪費,但身體仍然懶惰。最終在隔日早晨一邊洗頭,一邊做了去河口湖吧的決定。十點半出門,兩點半抵達,坐了一趟觀光船、喝一杯咖啡、吃半碗ほうとう後就回程,比花大錢還奢侈的極上行程。

年尾太過豐盛,在 W 的邀請下,聖誕節時去了 KinKi Kids 的演唱會;接著是 F 來東京,和她共度了兩天迷妹行程,感覺自己又年輕了。

是過得非常好的一年哪。

回顧時我找到這個,

回到十年前,想回應給這時的自己,對他說:「後來的那一年,是由焦慮和溫柔,以七比三的比例兑成的,來自各方的他人力量最終幫助你達到做完論文、畢業與上考場的目標(放榜在生日後),也順利和貓兔,還有真正的貓與兔拍了碩士服照。然後在更久的之後,你也能獨力做出一桌菜了,並發現能餵飽自己真的是一件極療癒滋養之事。雖然那時的你還是會覺得搬家很惱人,但桌子比過去整齊多了,捨棄不再是件難事,而嚮往的是擁有更少物品的生活。想不到吧。」

寫到這裡時發現,這年閱讀的一些作品使我在書寫時傾向成為一個更多話但也想更誠實的人,我認為這是好的。希望未來無論生活在何地,都能保持在有餘裕和過去的自己對話的狀態。

愛沙尼亞黑鸛家

追這窩愛沙尼亞的黑鸛卡爾家來到第六年了,中間經歷了共四位鳥爸媽的世代交替。不順遂的年份也有,並好幾次看著幼鳥身上的發射器信號在地圖某個點上停住,接著消失。代表著這些初次遷徙的青少年鳥在旅途中不幸喪命,且比例是大宗。每當在論壇中看到,都要用彆腳的英文和大家一起集體哀悼,心裡的難受不亞於聽聞任何一位名人的死亡。

每年育雛季我都會來看看,目睹著越加艱難的鳥生:伴侶是否能平安抵達的不安,河裡的魚越來越少,炎熱的日子越來越多。父母的體態從春天剛歸巢時的豐厚飽滿,在餵養期末因奔波成為薄薄一張紙片鳥。

今年的黑鸛卡爾家的組成相當特別,有爸媽、三隻親生鳥寶,和一隻寄養的鳥寶 Bonus。Bonus 來自同在愛沙尼亞的另一窩被觀測的黑鸛家庭,雛鳥時代共還有其他五位兄弟姐妹,一窩六隻的成果打破了多年來的紀錄。誰知某次父親出門後再也沒有回家,在沒有腳環與發信器的情況下,無法得知是死亡或是放棄育雛。

而孩子當時太小,即使母親非常努力,她仍然無法同時擔任覓食和保溫的角色,在直撥的畫面裡,雛鳥在巢中一隻隻死去,最後被研究中心給救援下來的只剩三隻。

研究人員佈置了人工巢,放了個擬真的假媽媽在巢邊,但最終仍決定至少要讓一隻鳥兒回到真實的餵養環境中,所以在某個時機點下,趁卡爾家父母離巢時,安排了寄養行動。

所幸鳥爸媽沒有任何差別待遇,一同把四個孩子拉拔長大了,經過一個多月,就在上週,每一位鳥寶都完成了他們的首航,準備多加練習迎接夏季末的遷徙。

現在點回實況,偶爾看到全空的巢,那就是真實的失落感,但又忍不住幫他們加油打氣。

「介入鳥類生活」的舉動讓今年的觀測與往年有相當大的不同,除了救援行動之外,研究團隊也對多一口後食物可能的不足,而採用加設餵食池的方法因應。過去也不是沒有過整窩的雛鳥在鏡頭前因營養不良慢慢死去,親鳥殺死病弱個體、雛鳥被猛禽叼走的畫面也見過幾次,但研究人員從來只觀測不插手。

要不是環境的變化過於劇烈(那變化不也是因為人類插的手嗎),研究者大概是最不想干擾生態的人。每次想到,都深深覺得身而為人我很抱歉。

此時此刻鳥兒已經能夠自主練習飛翔與覓食,鳥媽媽 Kaia 已經先行啟程向南飛。
希望孩子們今年的遷徙能夠順利。
所有沒有進入人類視野中的鳥兒家庭也都順利。

卡爾黑鸛一家
Bonus 的寄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