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黑鸛家

追這窩愛沙尼亞的黑鸛卡爾家來到第六年了,中間經歷了共四位鳥爸媽的世代交替。不順遂的年份也有,並好幾次看著幼鳥身上的發射器信號在地圖某個點上停住,接著消失。代表著這些初次遷徙的青少年鳥在旅途中不幸喪命,且比例是大宗。每當在論壇中看到,都要用彆腳的英文和大家一起集體哀悼,心裡的難受不亞於聽聞任何一位名人的死亡。

每年育雛季我都會來看看,目睹著越加艱難的鳥生:伴侶是否能平安抵達的不安,河裡的魚越來越少,炎熱的日子越來越多。父母的體態從春天剛歸巢時的豐厚飽滿,在餵養期末因奔波成為薄薄一張紙片鳥。

今年的黑鸛卡爾家的組成相當特別,有爸媽、三隻親生鳥寶,和一隻寄養的鳥寶 Bonus。Bonus 來自同在愛沙尼亞的另一窩被觀測的黑鸛家庭,雛鳥時代共還有其他五位兄弟姐妹,一窩六隻的成果打破了多年來的紀錄。誰知某次父親出門後再也沒有回家,在沒有腳環與發信器的情況下,無法得知是死亡或是放棄育雛。

而孩子當時太小,即使母親非常努力,她仍然無法同時擔任覓食和保溫的角色,在直撥的畫面裡,雛鳥在巢中一隻隻死去,最後被研究中心給救援下來的只剩三隻。

研究人員佈置了人工巢,放了個擬真的假媽媽在巢邊,但最終仍決定至少要讓一隻鳥兒回到真實的餵養環境中,所以在某個時機點下,趁卡爾家父母離巢時,安排了寄養行動。

所幸鳥爸媽沒有任何差別待遇,一同把四個孩子拉拔長大了,經過一個多月,就在上週,每一位鳥寶都完成了他們的首航,準備多加練習迎接夏季末的遷徙。

現在點回實況,偶爾看到全空的巢,那就是真實的失落感,但又忍不住幫他們加油打氣。

「介入鳥類生活」的舉動讓今年的觀測與往年有相當大的不同,除了救援行動之外,研究團隊也對多一口後食物可能的不足,而採用加設餵食池的方法因應。過去也不是沒有過整窩的雛鳥在鏡頭前因營養不良慢慢死去,親鳥殺死病弱個體、雛鳥被猛禽叼走的畫面也見過幾次,但研究人員從來只觀測不插手。

要不是環境的變化過於劇烈(那變化不也是因為人類插的手嗎),研究者大概是最不想干擾生態的人。每次想到,都深深覺得身而為人我很抱歉。

此時此刻鳥兒已經能夠自主練習飛翔與覓食,鳥媽媽 Kaia 已經先行啟程向南飛。
希望孩子們今年的遷徙能夠順利。
所有沒有進入人類視野中的鳥兒家庭也都順利。

卡爾黑鸛一家
Bonus 的寄養行動

週末去看鳥

上週末參加了由鳥類專家吉成先生帶隊的賞鳥行程,來到千葉縣的手賀沼周邊,用一個上午一邊散步,一邊認識這個季節的鳥兒。

在集合的公車站見到其他團員,同行的遊客大多是叔姨,揹著中等尺寸的背包,穿得暖暖,一臉和氣。但到了目的地,大家先是平靜地拿出各色各樣的高級望遠鏡,當老師一說「這個點很好拍唷~」之後,人手一管不知道先前藏在哪的大砲和腳架一一出籠,請問這是什麼令人怦然心動的收納術!

專家不愧是專家,一邊走不時停下透過導覽器告訴我們

「那個『啾!啾!』有聽到嗎,就是オオジュリン,雖然好像在看不到的地方」

「聽到『嘰!』的聲音了嗎?附近應該是有カワセミ喔」

「有聽到『啾哩哩』就是チバエナガ有在附近的樣子」

不然就是指著遠方飛來的幾十粒芝麻,說「那一群裡有エナガ還有シジュウカラ,很可愛齁~」

??????

他講得好開心,我們則是滿頭問號。不過真是讚嘆啊,到底要花費多大心力與時間,才能煉成這種人體內建辨識器?我也想要在野外這樣唧唧啾啾地轟炸身邊的人啊,感覺十分帥氣。

仔細聆聽辨認鳥鳴,和用望遠鏡看著樹梢上因為低警戒顯得相當自在的鳥兒,都讓人非常滿足。而每一次讚嘆都讓人想要在野外學習打磨自己的木耳木眼,想要更能連結起迷人生物與它們的命名及生態,是這一次旅行後留下最深刻的念頭(當然還有背包……外套……鏡頭……隔壁阿姨帶的那個好像很好吃的點心……)。

這次的行程是由一個很狂的旅行社主辦,所有行程裡大概只有這一套能用零用錢買下去 XD
如果這兩年把不能旅遊的錢都存了下來,之後若是你想在日本來些特別的,可以參考看看他的狂度喔…… https://www.saiyu.co.jp/

奈米初學者的本次行李
行程結束後,大家聚在一起核對今天觀察到的鳥兒們,學了不少新的鳥名字
做點小小的筆記
太可愛了他在笑咪咪耶
午後的手賀沼